开馆时间:周一至周天

8:00—18:00

二十五、彝族骨刺疗法(省级)

  • 发布时间:2019-12-02 16:15:57
  • |
  • 作者:贵州六枝特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2479次

二十五、彝族骨刺疗法(省级)

 彝族骨刺疗法是流传于六枝特区郎岱镇坝子村使用中草药治疗骨刺的传统医药,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甜酒拌和四麻根、虎杖、黄桅子、天南星、川鸟、草乌、一口钟、三七、莪术、七叶一枝花、番木鳖、苦参、白蘚皮等药材外擦,再用大红活麻、 红花、小红活麻、甘遂、野麻、大载、青活麻、芜花、黄丹等中药熬制成的药膏外敷,起到软化骨刺、消除骨刺的目的。

郎岱镇,隶属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位于六盘水市东部,距特区政府驻地32公里,总面积98.42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05°20′至105°24′,北纬26°06′至26°07′之间.东北接陇脚乡;东靠折溪乡和关岭县;南连洒志乡;西北至中寨乡;西南至毛口乡.全镇总面积98.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9.4公顷,其中水田869.4公顷,旱地420公顷。

刘玉伦老师是彝族骨刺疗法的主要传承人,自10岁起25.1.1.jpg?v=1746194138601开始随其母亲上山采药、出门行医,16岁时,已经能够独立对骨刺患者进行医治。2013年3月,彝族骨刺疗法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彝族骨刺疗法在丰富中华传统医药骨刺治疗的方法,为解除百姓疾苦做出一定贡献,在产业化进程中,为当地村民提供原材料种植、加工的机会,促进当地脱贫攻坚工作。

刘玉伦自行医以来,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1998年因生活需要,到武汉开始了行医生涯,也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数年来获痊愈患者赠送旌旗近百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