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梭戛箐苗(长角苗)“打嘎”(县级)
位于六枝特区梭戛乡,有一支独特的苗族支系——长角苗。其丧葬仪式独特,实行土葬,人去世后,先击鼓3下,鸣炮3响,向寨邻族人报丧。寨邻族人来后,开始给死者洗脸、穿衣(寿衣)、入棺(必须由鬼师决定)等。之后由死者家属选出一个具有一定能力和威信的人来安排一切活动(因死者家属不好直接去安排人去做其它事情)。“打嘎”是长角苗最隆重的活动,
由主管人员安排寨邻族人中男人(女人不能参与)建造“嘎房”,将棺木抬到“嘎房”内停放。就开始做法事,死者最亲的亲属就要用黄牛来祭祀死者。把牛杀死后,将牛肉分成若干块,分配到接待客人的各家中招待客人。在这个过程中,“嘎房”外一直不停的吹芦笙,一边吹曲一边绕 “嘎房”。吹完后,人们便开始把棺材抬出“嘎房”,然后推倒“嘎房”,就将棺材抬到山上,后面跟随着亲戚上山相送。抬棺过程中,棺材不能落地,棺材下井的时候,要头靠山,脚朝山下,然后埋葬棺材。
长角苗古老独特的丧葬仪式,源于长角苗原始的万物有灵、梦和灵魂崇拜、祖先崇拜。长角苗“打嘎”仪式,无疑告知活着的人这样一个道理:这个人虽然死了,但他(她)是有灵魂的,并且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我们活着的人在死时都将得到这样的待遇,我们拥有同一个祖先,我们或早或晚都应该到祖灵之地去做另一种团聚,正如我们生时必须团结才能生存一样。无论吹芦笙、唢呐、还是哭丧、抬棺等等,都是力图沟通人界与灵界、活人与死人、今人与古人,具有原始色彩的文化精神。对整个长角苗社区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在宣扬以孝道为中心的传统伦理的基础上,不仅密切了亲属关系和邻里关系,也协调了家庭和社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