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时间:周一至周天

8:00—18:00

二十二、居都“腰机”(市级)

  • 发布时间:2019-12-02 16:16:42
  • |
  • 作者:贵州六枝特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2400次

二十二、居都“腰机”(市级)

在六枝特区关寨镇居都村仡佬族村寨传承着一种用绳子、竹片、木梳子、木弯弓等简易木制装置系在人的腰间或树枝上进行纺纱、织布的传统手工技艺。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动荡,连年战乱及外来民族欺压等历史原因,仡佬族先民被迫搬迁到环境较为恶劣的山区居住,居住环境的偏远决定了村民们到集市上采购布皮等服饰较为困难,加之传统的织布方式只能在家里才能进行操作,不适宜仡佬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仡佬族妇女们只能在田间地头劳作休息时利用休息时间织布。经过大量的实践,勤劳的仡佬族先民发明了简易实用的纺纱织布工具——“腰机”。据老人介绍,仡佬族先民由于没有布皮,用“水庥柳”(一种矮灌木,常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的树皮来织布。

  “腰机”的出现,提高了纺纱织布的效率,然而野生“水庥柳”不能进行栽种,无法长期使用,不能满足生产生活中织布的需要。勤劳的仡佬族先民寻找新的用于织布的材料,经过实践,发现了“火麻”(织布纺纱的一种植物)可以用来织布,经过栽种、收割、晒干、浸泡、剥麻等过程,过程繁复,不易掌握。近年来,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现在的年青人基本上不自己做衣服,这种传承几百年的传统织布技艺已面临濒危。现居都村1500余人口中,只有现年85岁的李正美老人能熟练撑握这种传统的手工织布技艺了,保护传承已到了刻不荣缓的时刻了。22.1.png?v=17461942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