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时间:周一至周天

8:00—18:00

十三、落别乡布依族油团粑制作技艺(市级)

  • 发布时间:2019-12-02 16:19:03
  • |
  • 作者:贵州六枝特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9933次

十三、落别乡布依族油团粑制作技艺(市级)

在贵州西部六枝特区和镇宁县交界的平坝地区,居住着一支具有独特文化的布依族。他们集中分布在落别布依族彝族乡境内,被称为落别布依“槽子”。落别布依“槽子”海拔在1100-1600米之间,地势为西北至东南走向,地形西高东低。

长期以来,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落别布依族创造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以油团粑的制作最具代表性。油团粑是落别布依族最具民族特色的食品之一,主要是由糯米、大米、黄豆、慈菇、花生等原料制作而成,成品从选料到制作过程皆就地取材,自给自足。其具体做法是:先将糯米、大米按八比二或九比一的比例,在温水中浸泡相当的时间后滤干,接着将少许泡涨过的黄豆、慈菇、红薯等材料混合,掺入滤干的糯米中搅匀,放入碓窝里,然后用石碓将搅匀后的混合物舂成细面,待混合物无大小颗粒以后,取出,用水均匀的搅拌成一个大面团,接着将和好的面团捏成鸡蛋般大小的面团,这样油团粑第一道工序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炒油团粑,先选择一口底平的锅放在小火上,把少许菜油倒入锅内,接着将面团放入油锅摊成圆形饼状(一次10至20个),然后用木质的锅铲反复对圆饼进行翻炒,约十分钟后,将火力减小,翻炒的过程要注意掌握火候,大约一至二小时后,油团粑呈金黄色时起锅。上好的油团粑色鲜味美,具有软、香、酥、甜等特点可通过烧、蒸、炸及配以其它佐料食用,也可单独食用。油团耙作为过小年祭祀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代表着民族发展的文化轨迹,反映了当地人崇尚祖先,崇尚自然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油团耙的制作技艺宛如绣花、蜡染一样十分讲究,既能衡量妇女的心灵手巧,又可陶冶她们的情操,体现其族群聪明贤惠、勤劳善良的特点。油团粑配方考究、色鲜味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不但为本乡本土的群众所喜爱,还受到各界朋友的高度赞赏。

布依族的饮食生活,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文明基准与文化风貌的综合反映。油团耙的制作技艺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文化元素,这不仅表现在餐桌上,更表现在他们对自己食文化的深刻思考与积极探索中,对该民族饮食生活的风格、饮食文化的特质及思想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