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时间:周一至周天

8:00—18:00

七、铃铛舞(市级)

  • 发布时间:2019-12-02 16:23:55
  • |
  • 作者:贵州六枝特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9439次

七、铃铛舞(市级)

 铃铛舞主要分布于在六枝特区中寨乡的彝族山区。彝族铃铛舞彝语称“恳合呗”。“恳合”指祭祀礼仪中唱经的歌,“呗”即跳的意思,又称“跳脚”、“抄子舞”。合起来就是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加上歌师的诉唱来祭奠死者的意思,是彝族先民在祭祀教化活动时按伦理辈分和长次举行高歌创业功德的骑马战状舞蹈。

中寨乡的彝族铃铛舞仅限男性演跳,铃铛舞表现形式雄浑悲壮、豪放粗犷,两队舞者作跃马扬鞭状,相向而来,纵横有序,变幻无常。舞蹈以鼓、铜铃铛为节拍和控制节奏的铃声;以协调的叫喝声起舞,用铃声调节动作。有时嘈嘈如急语,撼人魂魄;有时切切如私语,动人心扉。一个连一个的高难动作,翩若惊鸿,舞如蛟龙。7.1.png?v=1746128218021

把战场上勇猛威武、彝山汉子的血性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今,由于观念更新,彝家女子的加入,使舞蹈更加绚丽多彩,唯独不变的是古朴雄浑的风格,是大气磅礴的感染力。而且场景不限,节日、喜庆、农闲时都可以演跳。

铃铛舞蕴含着雄厚的彝族文化,既有独特的舞蹈艺术价值,又具有历史、伦理、哲学等多方面的认识价值。铃铛舞作为彝族人民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方式,它能起到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心灵境界的积极作用,值得传承和发展。